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名单,我校倪辉教授领衔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师团队光荣入选。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师团队秉承校主陈嘉庚先生“开拓海洋、挽回海权、培育专才”的建校初心,深耕祖国蓝色国土,建蓝色专业、育蓝色人才、创蓝色科技,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为骨干,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风道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的一流教师团队。
团队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发挥学校百年扎根渔业行业的专业优势,牵头建设“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团队教师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优秀教师,2024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聚焦海洋生物种质创新、高值化利用,有力服务“福海粮仓”建设。
团队积极探索实践“政、校、行、企、所”协同育人机制,毕业生遍布国家地方水产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涌现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海洋人物”等先进典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受行业好评。近5年,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设立“海洋生物技术协同创新班”,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团队紧扣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新兴产业集成化、规模化发展所需,聚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将兴海报国之志融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履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海洋强国的使命担当。近5年,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围绕海藻、牡蛎、凡纳滨对虾、膨腹海马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持续创新研究,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培育推广“云龙石斑鱼”等一系列经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团队依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地、福建省高素质农民专科学历继续教育项目等,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超40人次承担农业、渔业等领域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培养3600余名水产养殖高素质农民学员,带动570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毕业生陈志仁、李吉明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团队围绕东西部协作重大部署,积极响应“闽宁协作”号召,承担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等地科技项目。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职教出海”。近年来,团队携手宏东渔业共建“中国水产技术非洲教育培训中心”,与马来西亚澳鑫集团共建“现代渔业海丝学院”,赴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展海马养殖技术培训和海洋渔业人才培训,团队开发的“水产养殖技术员”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获得坦桑尼亚国家第二批开发项目认证,成为福建省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优秀案例。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此次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师团队的成功入选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引导广大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秉承爱国情怀、报国志向、敬业精神、高尚情操,努力锻造高素质教师团队,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