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思政网】大学之道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三融三链提升实践育人质效——“青马”学员挂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
媒体海院
【福建高校思政网】大学之道 |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三融三链提升实践育人质效——“青马”学员挂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9 15:26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字号: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团委以“青马工程”学员为主体,依托共青团“扬帆计划”,与厦门翔安大嶝街道办合作设立“大学生站长”岗位,通过“资源融汇、力量融合、载体融通”三融路径,打造“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协同体系,切实提升实践育人质效。


        一、资源融汇,人才链常态下沉。今年4月起,在厦门翔安区大嶝街道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挂牌“大学生站长”岗,并纳入共青团“扬帆计划”,实现组织关系、培养链条、实践岗位“三位一体”。建立“需求、项目、资源”三张清单,累计导入师资100人次、设备20余套、经费10万元,实现“课堂—社区”资源无缝衔接。 建立“街道导师+团干+专业教师”三元指导机制,青马学员以项目式每周驻站,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策划、志愿服务,确保“青动力”持续在线。


        二、力量融合,创新链激活社区。每个二级学院依托专业特长,对口开设特色实践项目,使红色课堂“活”起来,科技科普“动”起来,非遗文化“潮”起来。信息工程学院邀请残疾老党员“现身说法”,拍摄“光回响”红色短片;海洋工程学院“海工飞翼”队把无人机飞进阳塘小学,开展海上救援应用演示;信息工程学院利用激光折射、太阳能小车,让“高深”科技秒变“触手可玩”;国际商贸学院“御风而行”队把风狮爷信仰搬上直播间;海洋生物学院将闽南古早味做成“舌尖上的文明”。


        三、载体融通,服务链精准惠民。航海学院在小嶝社区常态化开设海防知识、绳结旗语、红树林守护等特色课程;公共教育学院携手港澳台青年,同上大嶝中心小学国情教育课,弥补海岛教育短板;国际商贸学院围绕“红色研学路线”“闽南红砖建筑保护”拍摄短片、设计线路,助推“女炮班”红色IP成为海岛旅游新爆点。


        “青马”学员挂职站长以来,累计开展活动67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实践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案例10项、学生创新、技能竞赛项目20余项,获得主流媒体报道30余篇次,形成“实践—服务—育人”良性循环。下一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团委将持续放大“青马”学员示范效应,深化“三融三链”模式,推动更多青年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线交出更加亮丽的青春答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闽ICP备 09004623号 

Copyright © 2018-2025 WWW.XMO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