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颁布
《关于表彰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
我市3040位个人、3家单位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受表彰名单——
无偿献血促进奖 特别奖
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无偿献血促进奖 单位奖
共青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厦门医学院团委
无偿献血促进奖 个人奖
袁春莲(集美大学)
无偿献血奉献奖
2022-2023年度终身荣誉奖名单
2022-2023年度金奖名单
2022-2023年度银奖名单
2022-2023年度铜奖名单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
2022-2023年度志愿服务奖获奖名单
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
2022-2023年度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获奖名单
为感谢献血者、志愿者
长期以来的热血奉献
厦门市中心血站特为无偿献血奉献奖、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获奖者
准备了专属奖品
领取方式
获奖者可登录“厦门献血”公众号——“我的”——2022-2023表彰通道领取,或直接点击链接进入《@2022-2023年度获奖者~专属奖励已上线,致谢大爱的您!》
“三免一优”政策
根据《福建省献血条例》《厦门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捐献者、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可以享受以下优待:
(一)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
(二)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三)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由所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项目健康体检;
(四)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为无偿献血者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提供优待服务。
以上获奖者可携带身份证原件到易通卡客户服务网点办理“厦门市无偿献血荣誉卡”,现场办理即刻取卡,即时生效使用。
三免卡
办理好厦门市无偿献血荣誉卡后,持卡人即可享受以下多重优待:
(1)持本卡及身份证可免费游览以下景区:
植物园、鼓浪屿(日光岩、皓月园、菽庄花园、风琴博物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八卦楼、国际刻字艺术馆、管风琴艺术中心、鼓浪屿摄影陈列馆、林巧稚纪念馆、马约翰纪念馆、鼓浪屿红色教育主题馆、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丹麦大北电报旧址)、北辰山风景名胜区、厦门科技馆、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古龙酱文化园、同安影视城、金光湖生态旅游景区;
(2)持本卡可免费乘坐公交、BRT、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不含轮渡);
(3)持本卡及社保卡可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由所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项目健康体检。
(4)持本卡可在厦门各医院享受绿色通道优先服务。
截至目前,厦门市已有7093人享有“三免一优”资格。是一次次伸出手臂,年复一年默默坚持,用热血让生命延续不息,温暖厦门。虽未曾求回报,却值得最隆重的致谢。
据了解,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分为四个级别:
终身荣誉奖
(累计获得金奖3次以上者,终身荣誉奖仅表彰一次)
金奖
(自愿无偿献血达40次以上的献血者)
银奖
(自愿无偿献血达30次以上的献血者)
铜奖
(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以上的献血者)
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需要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3000个小时以上。
注:全血每200毫升或单采血小板每1个治疗量按1次计算,从第一次献血开始累计,在表彰年度达到4000ml、6000ml、8000ml可申报铜、银、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每两年表彰一次,目前表彰至2023年12月31日前献血达到4000ml以上的献血者。
另据厦门市“三献”优待政策,符合我市保障性租赁房申请条件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可在保障性租赁房申请时纳入适当优先保障范围,在各类评优时优先考虑;已满60周岁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如有意入住政府资金举办的养老机构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办理入住。
一起来了解
这些受表彰个人和单位
背后的暖心故事吧
01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特别奖
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每年夏季,厦门银行大楼前,一辆白色献血车如期而至,车前排起长队,百余名员工纷纷挽起衣袖,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缓缓流入血袋,犹如一条条生命的纽带,将金融人的温暖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这是厦门银行开展“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无偿献血活动,目前已经连续组织了十五届。
据统计
厦门银行年均献血量超过1万毫升
“每年夏季,我们都会如期举办这项献血活动。”厦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厦门银行创新推出“十城联动”模式,让爱心行动突破地域限制。
从闽南到闽北
从福建到重庆
厦门银行十家分行员工积极响应
共同参与这项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
献血不仅传递爱心与温暖,更彰显责任与担当,为社会贡献力量、为生命接力,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善举。这项无偿献血活动充分展现了厦门银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精神。
为更好地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厦门银行还向厦门市中心血站捐赠了一辆大型献血车,以实际行动号召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展现了厦门银行情系鹭岛、践行社会责任的初心。
厦门银行捐赠的献血车
正如该行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
坚持献血28年的徐杰同志所言:
“献血既是奉献爱心
更是践行责任。”
02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单位奖
厦门医学院团委
育人实效让奉献成为医者本能
在厦门医学院
无偿献血成为医学生践行
救死扶伤使命的“第一课”
自2008年以来,厦门医学院团委持续推动校园无偿献血工作,培养出一批批有情怀、有担当的医学人才。2022-2023年度,全校1741名师生累计献血464940毫升,献血总人次占单位人员总数比例达22%。
为了有序推进献血活动,厦门医学院团委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
设立专人负责制,提前规划场地;
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讲座、主题活动、宣传视频等形式常态化普及知识;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志愿者队伍;
将无偿献血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
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校团委创新采用“线上预约+线下分流”模式,确保献血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我们不是在组织一场活动,而是在培养未来医者的职业精神。”校团委书记陈裕良表示,通过引导学生从医者角度理解献血救人的本质意义,厦门医学院成功将无偿献血打造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
校党委提出的“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这“四尽”育人理念深深烙印在厦医学子心中。
近年来,共涌现了11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师生,如首位学生代表——2018级护理学系护理学专业甘肃临夏籍学生林乾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婴儿送去生命的希望;厦门医学院药学院辅导员郭林凯成为我市第1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学校越来越多师生
接力传递生命希望
不仅如此
目前,学校已有大批志愿者
加入中华骨髓库
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贡献力量
03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单位奖
共青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从趣味运动会到“热血公开课”:
一所高校创新献血方式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探索出一条
特色的高校献血之路
共青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更是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2022-2023年度,全校2007名师生累计献血521670毫升,以创新形式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要让00后爱上献血,光靠说教可不行!”共青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负责献血活动的指导老师谌榛说。正是这样的思考,催生了学校的创新无偿献血宣传和实践新模式。
去年,校团委举办趣味献血运动会。在这里,严肃的献血科普变身闯关游戏:学生们通过血型检测解锁“生命密码”,在互动中学习血型匹配知识,连腼腆的同学都跃跃欲试,表达了想献血的意愿。
校团委还巧妙把握18岁成人礼、毕业季、新生入学等关键节点开展献血科普,引导学生了解献血知识,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用他们的热血和爱心挽救生命。学校无偿献血氛围日趋浓厚,无偿献血队伍也不断壮大,有力保障了临床血液供应安全。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献血现场开展游园活动
创新不止于此。校团委特别制作动画宣传片,用生动形式普及献血知识;更邀请60多岁的特聘教授宋贵才举办“热血公开课”。宋教授以8年献血42次的亲身经历,以科学依据打消师生顾虑,其言传身教令人动容。
“不是为了献血而献血,人文关怀才是重点。”指导老师谌榛的话道出育人真谛。
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全校师生
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
该校被授予
“高校无偿献血卓越奉献组织奖”
“高校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奖”等组织荣誉
多名学生志愿者
获“优秀献血志愿者”个人荣誉称号
04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个人奖
袁春莲 集美大学
热血十年:袁春莲与集美大学的生命接力
在集美大学校园
提及无偿献血
师生们脑海中
总会浮现一个名字——袁春莲
作为集美大学医疗中心
一名医务人员
她不仅是无偿献血的积极践行者
更是校园献血文化的推动者
袁春莲在给学生上无偿献血讲座
十载光阴,袁春莲带领团队累计献血超88万毫升,让集美大学的无偿献血工作多年来在厦门市高校中稳居前列。
“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每当看到身边有人急需用血打电话求助时,我就想着要尽力帮助。”这正是袁春莲无偿献血的初心。
2008年
她第一次挽起袖子献出热血
那颗爱心的种子生根发芽
后来虽因身体原因
无法继续亲自献血
但2015年起
她毅然全身心投入到
校园献血组织工作中
袁春莲指导集美大学学生开展献血活动
“当时我还很懊恼自己不能献血了,但有了这个机会,我们能够帮助更多人,让更多人加入这个爱心行列。”她将遗憾化为动力,让献血不再仅仅是一项公益活动,而是融入思政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成为集美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要临床有需要,我们就会组织献血。”袁春莲和她的团队秉持着这份使命与担当,平均每年不定期组织10多场无偿献血活动。
在活动现场,辅导员们以身作则,率先献血,再引领学生加入,校领导也常常来到现场给予支持。袁春莲动情地说:“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比任何动员都更有感染力。”
袁春莲创新的工作方法
为献血工作的高效开展
提供了有力保障
她总结出的“一支队伍、双线宣传、三段工作法”,让献血工作形成了从动员到复盘的完整闭环。
建立专业团队保障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有序;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师生参与;
三段工作法涵盖了活动的前、中、后期,使整个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合理。
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这套方法发挥出显著成效。
2022—2023年度,学校通过“线上预约+线下错峰”的精准组织方式,在确保“人员不聚集”与“工作不耽误”的前提下,成功开展17场无偿献血活动,共有3635位师生参与,累计献血量达882390毫升。
为温暖有爱的他们点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