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我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1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教科研能力”研讨会。我院党委书记陈一端出席。
会议邀请厦门大学张有奎教授、集美大学李晋玲教授担任点评嘉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杰钦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两年教科研开展情况进行介绍。
陈一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教科研成果予以肯定,并对思政教师提出要求,要有自学精神,勤“爬书山”,持之以恒积累学问;要胸怀大志,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方向不懈努力;要打造特色科研,围绕学校海洋特色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为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类型海洋大学贡献力量。
会上,沈红、何金龙、林晓娇、郑昭华四位老师分享了优秀代表论文写作思路和写作心得。李晋玲教授对四篇论文分别进行点评,并结合自身多年的论文写作经验,全面细致地讲解了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要素。她指出,要注重文献积累、框架构建和关键细节,务必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以上统下”。
本次研讨会还遴选出今年申报的思政专项课题作分享,各课题项目负责人结合当前思政工作现状,对所开展的项目建设进行阐述,并提出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
厦门大学张有奎教授对各课题项目进行点评指导,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答题解惑,同时就课题申报的基本思路与技巧展开讲解。他认为,课题申报一方面要注重选题。选题要准确、简洁、创新,从小切口见大问题。另一方面,课题论证要做到逻辑层次环环相扣,凸显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张有奎、李晋玲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仅站位高、视野广、视角新,而且接地气,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敲开了门”、“打开了窗”,引发了在场思政课教师的强烈共鸣。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会把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和方法融入思政课教学科研工作中,做一名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思政课教师,更好地为时代育新人。
宣传部、督导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辅导员及思政教育工作者等共40余人参会。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晓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好友和朋友圈